对于家有婴儿的家庭来说,最让家长头疼的莫过于孩子哭了。特别是出生几个月的小婴儿,一哭起来总是让爸爸妈妈手足无措。
很多时候,孩子一哭,家长首先考虑的是宝宝是不是没吃饱饿了,赶紧给宝宝塞奶。特别是母乳喂养的宝宝,宝宝喝进去的数量并不直观,如果宝宝出现哭闹,家长首先想到的就是妈妈的奶不够,没有给宝宝吃饱。
但是宝宝哭的原因有很多,一哭就给宝宝塞奶,反而可能害了宝宝。前段时间就有一位出生没多久的宝宝,出现了肠梗阻的情况。
原来,宝宝出生后,经常哭闹,家长认为宝宝哭闹肯定是因为没吃饱,于是不断地给宝宝喂奶。结果导致宝宝出现呕吐,送医后医生检查发现,宝宝肚子很胀,出现了“肠型”,很可能是肠梗阻了。
家长奇怪地问,为什么会出现梗阻呢?
医生表示,有些是因为给宝宝喂太多了,有的是因为宝宝肠道有炎症导致的。而家长则表示:宝宝他不吃饱他要哭的呀!
事实上,婴儿天生就有哭泣反射,因为孩子的大脑发育尚未成熟,所以在小婴儿阶段,只能通过哭泣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而让宝宝哭的,并不只是因为饿了。
宝宝哭闹最常见的原因
饥饿饥饿是宝宝哭闹时,父母第一时间想到的原因。宝宝在饥饿时,除了哭闹,还会表现烦躁、砸吧嘴、或者搜寻,以及吃手指等情况,宝宝吃完后会安静下来。
肠绞痛、肠胀气有个说法是“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攒肚”,在宝宝接近2月的时候,会出现无缘无故哭闹的现象,多是因为宝宝出现肠绞痛或者肠胀气。
因为宝宝肠道功能发育不是很好,出现腹胀或者腹痛,让宝宝不停大哭。特别是肠绞痛,通常会一天内连哭3个小时,每周哭至少3天,并且持续3周以上。
这种情况下,虽然给宝宝喂奶可以暂停哭闹,但是不断地喂奶,反而会让宝宝更不舒服,在喝完奶后烦躁或者大哭。
如果考虑宝宝有肠胀气或者肠绞痛,可以用飞机抱的方式,给宝宝腹部一点压力,宝宝通常可以被安抚。
也可以给宝宝做做排气操,顺时针按摩宝宝的腹部,或者抓住宝宝的脚,让宝宝做一做蹬自行车的运动,促进排气。
宝宝在喝奶时会吞入空气,这些空气没有排出,也会让宝宝很不舒服,所以在宝宝喝完奶后,可以给宝宝拍嗝。
宝宝尿湿或者拉便便宝宝尿湿或者拉便便后,尿液或者便便会刺激宝宝娇嫩的皮肤,让宝宝觉得不舒服,许多宝宝会因此哭闹。
所以如果宝宝在喝完奶后哭闹,可以检查一下宝宝是不是该换尿不湿了。
宝宝困了大人在疲惫想睡觉时,通常会直接躺下就睡,但对于宝宝来说,困后睡觉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许多宝宝在疲惫的时候变得很烦躁,大哭大闹。家长可以尽量规律宝宝的作息时间,给宝宝建立生物钟,这样宝宝在平时该睡觉的时候哭闹,家长就可以知道,宝宝是想睡觉了。
宝宝无聊,想要被抱宝宝喜欢父母的搂抱,喜欢听妈妈的声音,闻到妈妈的味道。如果宝宝觉得无聊想要抱抱,通常会从咕咕囔囔开始,然后变得烦躁,之后爆发性的愤怒大哭和呜咽哭泣交替,如果这时候把宝宝抱起来,跟宝宝说说话,宝宝这种烦躁的啼哭通常会停住。
在宝宝出生的最初几个月,宝宝并不会有意识地用哭闹来“威胁”家长,所以家长可以放心抱宝宝,不用担心因此而把他宠坏。
太冷或者太热婴儿对外界温度比较敏感,太冷或者太热都会让宝宝觉得不舒服。特别是小婴儿,家长通常担心宝宝会冻感冒而给宝宝穿的过多。
家长如果不清楚宝宝是冷还是热,可以多摸摸宝宝的后颈部,以温热为宜,如果有出汗,就可以脱掉一件衣服。
宝宝不舒服宝宝生病不舒服,通常也会哭闹。不过这种哭闹并不是“疼痛”或者“疲劳”式的大哭,这个时候宝宝哭泣通常比较微弱,因为没有力气大哭。
宝宝生病的哭通常还伴有其他的迹象,比如精神萎靡,不愿意吃东西,发烧或者拉肚子。
所以在满足宝宝的基本需求后还是大哭,就要注意看宝宝是不是有什么不舒服,及时带宝宝看医生。
宝宝哭闹,家长可以这样做
宝宝哭闹时,就按照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回应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