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说“千金难买老来瘦”,所以很多人认为人老了以后就应该瘦一点,并且越瘦越好,或许更加健康长寿,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呢?
当然也有人持反对意见,认为老年人身体胖一些,不仅体态好,而且也是富态的一种表现,身体素质也比较好,更不容易生病,生活中那些常见的小病小灾根本不在话下。
那么针对老年人这两种不同的体重,究竟哪一种更适合老年人更有利于身体健康呢?
现如今社会人口呈老龄化趋势发展,更甚至有些老年人的身体素质比一些年轻人的身体素质还要好,再加上现在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尤其是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平均寿命也呈现上升趋势,所以很多人提出会不会在不久的将来,人均寿命会突破岁呢?
身体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呈现衰老状态,这是任谁都不可避免的,因此不可用年轻人的衡量标准去衡量一个老年人身体是否处于健康状态,应根据老年人年龄的普遍情况以及身体基本形态作出对应的判断。
现如今社会年龄到达60岁就不足以证明已经步入老年阶段,那么对60岁后的老年群体来说,究竟体重在什么标准最健康呢?
有人认为:瘦一点更好,这样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也有人认为:胖一点会更好,这样不仅身体素质好,抵抗力好,抗病能力更强一些。
针对这两种不同的说法,究竟哪一种更准确呢?老年人体重究竟处于什么状态才算是标准的?
老人太瘦有何危害?
1、对于老年人来说,如果体重过瘦的话,可能自身免疫力也会下降,进一步降低对外界病毒和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抗病能力,容易感冒、发烧等。
2、此外若老年人身体过瘦的话,还可能诱发其他疾病,比如会导致骨质疏松和骨关节炎等疾病的发展,而且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本身骨质疏松的发病率就会升高,若想避免可通过食补,避免钙质流失过快。
3、老年人本身机能下降,若身体在过于消瘦,会让体质愈发下降新陈代谢能力和各种生理机能都会比正常老年人差一些,体质相对较弱,容易饥饿,对劳累的耐受力下降,精神状态不佳,容易头晕目眩。
4、而且如果老年人过于消瘦的话,还容易诱发皮肤疾病,导致皮肤过于干燥,皮脂腺分泌量减少,导致肌肤角化症,老年性糠疹,皮肤瘙痒症等老年皮肤病发病率也会明显上升。
5、对体重较为瘦弱的老年人,身体储存能量也会减少,一旦患病往往经不起慢性疾病的折磨,还会加重病情,痊愈的时间也会相应延长。
老人太胖有何危害?
1、导致各种慢性疾病的诱发,比如常见的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还容易合并感染,最重要的是肿瘤在肥胖患者中更为明显,在老年肥胖群体中患病率也会增加。
所以对于肥胖的老年人来说,肿瘤的发病率会相应增加,比如胰腺癌,结肠癌,直肠癌,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等,由此可见,肥胖老年人要比非肥胖老年人的患病率更高一些,应引起重视,做好预防,适当减肥的好。
2、老年肥胖群体中,比较特殊的肥胖类型为肌少型肥胖,在人类衰老的过程中,肌肉含量也会逐渐减少,脂肪逐渐堆积,出现老年体型肥胖,正因为肌肉量减少,出现老年跌倒,一旦跌倒后极易出现骨折。
而且还容易引起很多并发症,比如感染性肺炎,肠梗阻,褥疮,因此建议积少性肥胖,老年人在适量控制能量摄入的前提下,还应增加肌肉含量,适当增加蛋白质维生素D的摄入,保持适量的有氧运动。
寿命与体重的关系:60岁后,这样的体重或刚好
多项权威研究发现,衡量一个人胖瘦的指标,其实在国际上是有一个公认计算方式的:
体重(kg)/身高(m)2=体重指数(BMI)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讲,如果一位老年人的体重为55千克,身高为cm,那么根据上面计算体重的公式可发现:55/1.65*1.65=22.03,体重指数为:22.03。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若标准体重指数小于18.5,那说明身体处于偏瘦的状态下,若为健康着想,应适当增加运动增加食物摄入,提高体质;
如果体重指数位于18.5~25之间的话,说明属于标准体重范围内,这样的体重数值是令人羡慕的,而且也是身体健康的一种表现,无需为减肥而烦忧。
在这里提醒大家,如若发现体重指数超过25的话,则意味着自己的体重已经超出标准,若大于30的话,则可判定为属于肥胖范畴了,若体重指数超过35的话,这属于重度肥胖患者。
当然生活中也有一些人的体重指数已经超过40,若屏幕前的你也属于这个范畴的话,建议应该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段进行控制体重,适当减肥,避免身体因为过度肥胖影响健康,缩短寿命。
在这里医生也提醒大家,尤其是老年人,应该将自己的体重指数控制在合理标准范围内,即便是属于肥胖的范畴,也不必担心,只要采取合理的方式减肥,搭配适量的运动,便有助健康。
当然无论采取哪一种减肥方式,这是老年人在饮食中,切不可盲目,应合理搭配营养,全面均衡摄入,这样才能健康减重,安享老年生活。